“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永遠聽黨的話跟黨走,始終堅持企業家產業報國的情懷,帶領華源人攻堅克難、改革創新、開拓進取,是我們矢志不渝的目標。”采訪中,新疆華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俊開篇便言志道。
從政府住建部門領導華麗轉身企業董事長,李俊帶領新疆華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一路鏗鏘走來。24載,華源集團始終聽黨的話跟黨走,堅定不移地走產業化發展之路,以“為員工做好事、為企業做實事、為社會做益事”的“三為”文化為引領,以建設為人民服務的美好企業為目標,打造華源綠色康居住宅品牌、銀朵蘭維藥品牌、華源“家家熱”供熱品牌、華源物業、新城建筑、金太陽幼教等系列品牌;堅定不移地做行業品牌的引領者、創新者,全心全意建設新疆,為新疆人民服務。
目前,華源集團是住建部確立的西北地區首家國家住宅產業化示范基地、是全疆規模領先的維吾爾藥生產基地、是西北地區熱力行業中節能減排指標唯一可以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標兵企業。其中,在住宅產業化、維藥產業化和熱力節能減排等方面,華源集團一直引領國內行業前行,為新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企業先后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優秀民營企業”“中國優秀誠信企業”“全國雙強百佳黨組織”“全國雙愛雙評先進企業”“全國民營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安康杯優勝企業”“開發建設新疆獎”等榮譽稱號。
弘揚民族醫藥,為人民健康服務
生命健康從來都是社會和諧進步的前提。醫藥產品質量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多年來,華源集團董事長李俊內心深處一直有一個無法割舍的情結:“維藥是幾千年來維吾爾族人民與疾病作斗爭的智慧結晶,具有顯著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不僅是祖國醫學的寶貴遺產,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個新疆人,將民族瑰寶繼承和發揚下去責無旁貸。”
華源“銀朵蘭”以振興新疆民族醫藥為己任,為廣大人民的健康服務,將做“維藥典范”作為品牌靈魂,樹立“質量第一”經營理念,圍繞藥品GMP標準嚴格實施內部對標管理,創建“以風險控制為手段,持續改進為措施”的質量管理體系,明確生產各階段管理目標要求,不斷強化事前預防和風險管控。銀朵蘭現擁有藥材種植基地1500畝,從藥材種植開始,實施生產全過程質量監督。通過嚴把藥品質量關,銀朵蘭維藥品牌以質量可靠、療效確切在疆內外患者中擁有良好的口碑。全國獨家產品“復方一枝蒿顆粒”被列為自治區防非典戰略儲備藥品,“銀朵蘭”、“西域”也被自治區工商局評為新疆著名商標。目前,“銀朵蘭”擁有國藥準字產品97個,其中維藥產品11個,其中全國獨家產品2個、國家中藥保護品種1個。有6個產品進入國家醫保目錄,2個產品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9個維藥產品進入自治區醫保目錄。
2011年,華源集團斥資3億元在烏魯木齊高新北區打造了新疆維吾爾藥產業園,銀朵蘭維藥成為新疆首家通過國家新版GMP認證的維藥生產基地,共有片劑、膠囊劑、顆粒劑、散劑、溶液劑(外用)和小容量注射劑等6種劑型,年生產規模為片劑9億片,膠囊劑8000萬粒,顆粒劑1億袋,小容量注射劑1500萬支,溶液劑(外用)1000萬支,中藥材提取1000噸。銀朵蘭以實用性、先進性為原則,選用國內外節能環保的先進生產設備。
其中,中藥提取自動化控制及監控系統是依托浙江大學中藥生產自動化控制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為疆內最先進的自動化中藥提取設備,經過近兩年的生產實踐,與傳統工藝和設備相比,提取時間縮短30%,節約蒸汽35%,提高收率10%-20%。此外,公司擁有先進的自動包裝生產線,平均每分鐘完成包裝80盒,提高勞動效率200%。
為推動維藥成果轉化,銀朵蘭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先后與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華西醫院、新疆醫科大、新疆藥物研究所、新疆維吾爾醫藥研究所等疆內外10余所科研單位開展項目合作,建立產學研聯合發展平臺,共同致力于維藥理論和藥理及產業化課題的研究。
近三年來,用于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平均每年占銷售收入的6%左右,設立董事長研發獎勵基金,主要用于中藥、維藥新藥的開發、現有產品的技術提升、二次開發以及技術改造、創新激勵等,先后承擔了國家和自治區各類高新技術產業化、技術改造、科研開發基礎研究等項目累計75項,申報并獲得專利19項,累計獲得注冊商標24個,產品榮獲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科技進步獎6項,并取得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2017年4月,新疆第一個地產科技成果——維吾爾藥新藥“比那甫西顆粒”成功轉讓于銀朵蘭,標志著以銀朵蘭為代表的新疆本土企業進入民族藥新藥研發的新時期。
致力節能減排 為建設美好環境服務
城市供熱與民生密切相關,更與人們的生存環境緊密相聯,在李俊心中,一個負責任的現代化企業,必須要實現排放達標。在他的帶領下,烏魯木齊華源熱力股份有限公司發展成為西北地區熱力行業中節能減排指標達到歐盟標準的標兵企業。公司下設五個熱源廠,市場規模3000萬平方米,燃煤鍋爐設計總裝機容量662MW,燃氣鍋爐總裝機容量914.5兆瓦,電鍋爐裝機容量16兆瓦。2012年煤改氣之前,華源熱力就實現了國內先進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即二氧化硫排放指標低于10mg/m3、煙塵排放指標低于20mg/m3。煤改氣后,華源熱力在短短4個月時間內完成了10臺單機容量100噸燃氣鍋爐建設,通過與清華大學、奧林公司合作,深化節能減排新技術,氮氧化物排放濃度達到60mg/m3以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創造了華源熱力節能減排奇跡。環保部來疆調研大氣污染治理情況時,多次到華源熱力公司視察與采集數據,不但高度認可華源熱力的節能減排技術創新性與先進性,還稱贊該公司節能減排走在了全疆前列。
華源熱力從未停止創新鉆研、精益求精的腳步。2016年,華源熱力開創供熱新模式,率先試點風電采暖,在達坂城區試點實施集中供熱清潔能源項目,實現了“氣電互補”的供熱方式進行供暖,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達到了節能減排、降低冬季城市霧霾、PM2.5生成的目標,對城市集中供熱模式變革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與天津寶成、河北工大及清華大學合作,實施煙氣余熱回收改造項目,該技術是目前國內外規模、技術領先、節能減排效果顯著的燃氣鍋爐煙氣余熱回收技術,自實施煙氣余熱回收項目以來累計為企業節約燃氣量3149.22萬立方米,節約燃氣成本4314.4萬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2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005.2噸,減少粉塵排放量1465.9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量19.2噸。
與此同時,華源熱力積極應用“互聯網+”,引進IDH智能熱網監控技術,實現了供熱單位從熱源到管網、換熱站、終端用戶的運行參數管理。通過“互聯網+”與設備地理信息系統充分融合,利用GIS分析、模擬的強大功能,存儲、管理、檢索、維護和更新各類設備的圖形數據和屬性數據,并實現客戶服務管理系統和銀行網上繳費、熱網運行調度自動化與最優化控制,建立企業級智能熱網系統。被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評為“國家重點環境保護使用技術示范工程”,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單位”,連續9年被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評為“城市供熱保障工作先進單位”并成為全疆熱力行業首個摘取“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企業”榮譽的企業,取得國家專利兩項,榮獲科技進步3項,2016年榮獲新疆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
堅守綠色建筑 為人民康居住宅服務
新疆華源集團成立之初,就將建設環保、綠色和低碳生態示范住宅、創造“人與自然和諧”的高雅居住環境作為企業始終不渝的戰略目標。在董事長李俊的帶領下,華源集團毅然走上住宅產業化發展之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艱苦奮斗,先后在天山南北開發建設10個綠色、低碳、生態、環保的國家級綠色、康居示范住宅小區,在新疆首個獲得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申報住宅綠色建筑面積394萬平方米,居全國前列。2012年被住建部確定為國家住宅產業化示范基地,連續榮獲七屆中國住宅產業最高榮譽“廣廈獎”及三屆“詹天佑大獎”, 2014年,取得了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推動著西北地區住宅產業化快速發展。
秉承“營造精品、回報社會”的企業精神,以技術創新為品牌建設動力源泉,目前華源住宅產業已逐步構建起七大成套技術以及“四節一環保一運營”技術創新能力系統框架,形成了國家綠色、康居示范工程管理體系和技術標準,成熟運用國家綠色建筑核心技術,如建筑節能75%、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中水回用、有機生物降解、光電轉換、智能化小區集成系統等,特別是對切實適合新疆地區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等進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創新出具有能在西北嚴寒地區進行推廣的綠色康居生態技術體系。
經測算,華源集團建成的綠色示范工程小區,建筑節能每年減少標煤燃燒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萬噸;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每年節約用電2800萬度、中水利用每年節約用水55萬噸;垃圾分類及降解技術每年處理有機垃圾外運1533噸,垃圾回收效益63余萬元,形成的規模和經濟效益居全國領先地位。位于庫爾勒市的華源·圣地欣城小區,在全國率先建立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發電量足夠7萬平方米的公共照明,為綠色康居品牌建設不斷注入新活力,進一步彰顯了集團在綠色建筑領域的領先水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要求回歸住房居住屬性。華源集團董事長李俊表示,二十多年來公司專注于國家綠色、康居工程的建設,目的就是讓老百姓能夠享受到科技含量高、住宅品質好、功能保障全、環境質量優、綠色生命周期長的好房子。同時,加快住宅產業化進程,提升住宅整體技術水平,改變新疆建筑行業的落后局面,引領我國住宅產業化向縱深發展,讓國家綠色、康居示范工程坐落于全疆各地。
發展服務產業 為人民美好生活服務
多年來的發展與實踐證明,華源始終都是將人民的需求放在首位,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著滿意產品和服務。
華源集團旗下的華源物業品牌秉承“貼心服務、暖心服務、愛到家服務的服務宗旨,以“一感(感動服務)、三化(經營化、專業化、社會化)、四熱愛(愛祖國、愛企業、愛員工、愛小區)”為服務理念,利用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管理綠色建筑小區,為業主提供多層次、個性化服務,對規范綠色物業管理行業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所管轄的華源·鯉魚山花園、華源·華美文軒、華源·博雅馨園三個小區被國家住建部評為“全國物業管理示范住宅小區”。2017年華源物業通過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驗收,成為烏魯木齊市600多家物業企業中首家通過服務業標準化試點的企業,被中國物業管理協會授予“行業突出貢獻獎”。
華源幼教將幼兒的安全、健康、快樂、成長銘記于心,形成“吃喝玩樂”特色教育模式,共設五所品牌幼兒園,在冊幼兒2000余名,榮獲“全國五一巾幗獎狀”和“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兩項殊榮,擔負起烏魯木齊市萬戶小區業主、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學前教育服務,從另一個角度彰顯了新疆華源集團全心全意建設美麗新疆、為新疆人民服務的發展理念和堅定信念。
踐行“三為文化” 為員工和社會服務
華源集團發展二十余年,牢記企業初心,時刻將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在肩,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充分履行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始終堅持企業的發展本身就是承擔社會責任的體現,始終踐行“為員工做好事、為企業做實事、為社會做益事”的文化理念,將企業家精神、情懷蘊含到華源品牌之中,賦予華源品牌豐富的文化內涵,即對產品質量高度負責、對消費者生命健康高度負責、對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高度負責,全心全意服務為人民的美好生活服務。
華源在發展過程中,傾力人才建設,邀請員工充分共享企業發展成果,投入3000萬元人才工程建設經費搭建起華源特色培訓體系,與商業院校企業聯合辦學,開展卓越團隊學習工程,進行高中層管理人員及業務骨干的MBA研修教育和本科班學歷教育;引進清華大學企業遠程學堂,輸送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到國內外參觀考察;完成骨干管理員工、班組長的本科學歷教育326人、MBA職業教育58人、國家職業經理人認證資格培訓36人。李俊董事長親自當師傅帶徒弟,組織企業黨委、工會開展崗位練兵,勞動競賽與“五小攻關”技術創新,近三年來累計培訓員工61920人次。同時,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建設,近年來已累計向科、教、文、衛、城建等行業捐助資金,向地震受災、貧困地區、婦女兒童慈善事業等捐款捐物達3800余萬元,用企業的實際行動傳遞品牌價值,通過品牌文化的傳播促進人、企、社會和諧發展。
“企業是個大家庭,我們都是親兄弟”,這是華源的團結觀。冷暖有人問、急難有人幫、生老病死有人管、呼聲建議有人聽、成績進步有人贊,華源大家庭幸福和諧家。李俊說,“一個企業要想長遠發展,就必須要有一個以員工為中心,尊重人、關心人、激勵人的機制和使人奮發進取的文化氛圍。”2017年,華源集團《以促進人、企、社會和諧發展的‘三為’企業文化建設》榮獲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成果。
二十多年來,華源集團以企業家精神為引領,不斷促進產業優化、轉型升級,形成了堅不可摧的品牌、文化軟實力,為建設華源百年品牌夯實了基礎。李俊說:“新時代開啟企業發展新模式!新經濟激發企業發展新活力!公司將繼續放開視野看品牌的力量和作用,敞開胸懷建設品牌,以全心全意服務于人民的美好品牌開啟華源新未來!”
(文/于朋 圖/華源集團提供)